我要找書
企業人的前途

書籍編號:042

作者:温世仁

封面繪者:

美術設計:

責任編輯:

出版日期:2004-07-01

ISBN:9867541316

定價:49

評分:

我要評分:請註冊或者登入!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推薦
  • 目錄
  • 內容試閱

一個人也許可以將他的金錢、房地產或是股票等,傳給他的子孫。但提供「社會機能」的企業,基本上應是有德者、有能者去經營,這樣才能生生不息。 企業既是社會的公器,自然由企業內的優秀人才來延續企業生命。 所以,不管是和公司合股或公司股份轉讓給員工,甚至是讓員工在企業內創業,如此一來可避免創業時的重蹈覆轍,並將社會的資源整合到最好的方向。 做為一個自然人、企業人,你知道你的前途在哪裡嗎? 温世仁先生遺作,他的觀點仍舊照亮前途。

一九七○年於臺大畢業,七一年於臺大電機研究所就讀期間與林百里先生共同研發出我國第一部計算器,並獲得國家青年獎章。七三年任金寶電子總經理。一九八○年加入英業達公司,從廠長、總經理至八八年任英業達集團副董事長,艾文.托佛勒(Alvin Toffler)博士稱他為「明日工程(Tomorrow Engineering)學家」。一九九八年創立「明日工作室」, 鼓勵閱讀與創作,著有《成功致富又快樂》等二十餘本暢銷書,作品涵蓋文學、經濟、教育、未來趨勢等。二○○○年起致力於利用網路與科技解決貧窮問題,並於二○○二年成立「千鄉萬才」公司。二○○三年十二月七日辭世。

企業人的前途
一個自然人選了一個好的法人,這個法人很有前途,自己在裡面投入工作,以德、才、能、拼、群的方法努力奉獻,獲致成長,但到最後,我們會有什麼成就?走到什麼地步呢?企業人的前途大抵上可分為三個方向:

A. 成為主管

大部分的企業組織,多是由一般職員到組長、課長、副理、經理、副總……,依次升上去,不同的企業可能有不同的職銜,這不只是企業的階梯,也是上班族磨練和成長的過程。

主管的意義,並不是權力的主宰,而是公司提供更多的資源讓你發揮。

古時賢人是如何來看待「升官」呢?當皇帝第一次升他官,他頭不敢抬。第二次再升官,他連肩膀也垂下去。皇帝最後升他做宰相,循牆而走,更緊張,連走路都沿著牆,這表達他當了主管有更大的責任、更大的使命,更謙卑的態度,可見升官的責任有多重大。

現今不管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的社會,同樣對升官和當主管常存在著一些誤解。主管絕不是權力的主宰,而是使命的負責人。公司給你更多的資源,包括更多的人手、更高的預算,讓你發揮更大的戰力,這是主管的定義。當然隨著貢獻的增加,自然收入也豐厚得多。

B. 自我創業

在企業內工作一段時間後,有些人認為自己的能力夠,往往會有自行創意的打算。在過去二、三十年的主管經驗,我帶過一、兩萬名的員工,當員工來告訴我,想自己創業,通常我對於每股向上的力量都抱持著肯定、鼓勵的態度,通常會給他們一些建議。

我最常問他們的問題是:「你是否具備了創業的條件?」什麼是創業的條件呢?創業最少要具備五個條件,你有這五個條件,還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你沒有這五個條件,失敗的機率就很大了。
創業至少要有五個條件:

a. 專業知識

曾經有一位員工是機械設計工程師,有一天他突發奇想跑來找我告訴我,他要創業去賣皮鞋。我想,創業不是壞事,就問他,為什麼要賣皮鞋?他說,我爸爸是賣皮鞋的。「那你有專業知識嗎?」我問。

「賣皮鞋需要什麼專業知識?我連這麼複雜的機械都設計得出來,賣皮鞋有什麼困難。」他回答。

我說,那可不一定,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專業,皮鞋當然有它的學問。所以開店前最好能到鞋店去工作一陣子,具備了專業知識才能創業。

b. 業務能力

我有一個朋友在日本的中餐廳當廚師,他的廚藝精湛,每到一家餐廳,餐廳的生意就扶搖直上。他心想,與其為人作嫁,不如自己來開。但是,每次開,每次倒。他覺得很奇怪就來問我,其實他就是沒有業務能力。固然你能做出好吃的菜,可是你也不能低估外面的領抬、點菜的經理,他們有銷售的能力。只會生產不會銷售,是沒有用的。

c. 組織能力

企業是一個層層負責的結構,你得想辦法領導你的員工在工作分派以及制度規章裡頭,解決每一個他們的問題,讓整個公司運作起來。

d. 理財能力

平常你有沒有記帳的習慣,如果連自己的錢都疏於管理,如何管理整個公司的錢呢?

e. 資金

最後一個創業條件才是資金。這點往往被大家本末倒置,以為只要向親戚朋友拿點錢就可以創業。這是很大的誤解。

前述五個條件是企業人未來想創業前務必要考慮到的,思慮愈周延,準備愈周密,成功的機會也愈大。

具備以上五種能力,是創業的第一步。但我還是要特別強調,即使這些都學會,創業仍有一定的風險。

f. 承擔風險的能力與意願

在我年輕時候,有一位我個人非常敬佩的企業界前輩,他們那代人總是要將企業傳給子女。這位企業家非常了不起,他的小孩從中學開始就自己到外面租房子住,半工半讀,唸大學要當家教打工賺學費。等到孩子畢業後,通過公司的考試才得以進入公司服務,接著從基層一步步往上爬,經過二十年才坐上總經理的位置,憂心處慮的培養孩子,跟一般職員晉身過程相同,但遺憾的是,接班後也沒有成功,主因在於整個過程中缺乏「風險」的磨練。那個企業家的兒子從開始就知道遲早他會得到那個職位,公司所有的幹部也都清楚這個人會升到那個職位,不像創業的企業家隨時有公司倒閉的危機。

要成為一個真正的企業家除了經驗、知識外,還需要具備承擔風險的精神,不然不可能成功。我們總認為一個企業家之所以成功多少有點運氣,其實沒有這樣的事情,任何一個企業家都必須具備冒險犯難的精神,時時刻刻都有心裡準備,今年公司可能度不過的危機意識。大家覺得我講的話不太動聽,其實每個創業家都是在這種風險中磨練成一個真正企業家。最後我舉《荒漠甘泉》裡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段文章與大家共享,文章裡說道:「如果我們經常去看森林裡那些高聳入天的蒼勁古樹,會發現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在整個樹幹上充滿風吹雨打的斑駁傷痕。」所有成功的企業家都會碰到風險,人家講乘風而上,要乘「風險」而上,我想這正是創業家最重要的精神。

C. 企業內創業

這是最近幾年發展出來的概念。企業內創業的概念是「成為主管」和「自我創業」的Hybrid (混合體)。「混合體」概念的出現也是有鑒於「主管」再大仍是別人的職員,而創業卻是要負擔很高的風險。

上班族離開企業去創業,從整體社會的觀點來看,是一種損失。一個人離開了他熟悉的環境和有默契的同事,重新開始一個生涯,有很多過去做過的事,要再重做一遍。對企業也是一大損失,多年培養的心血不見了,尤其是大多數上班族去創業,多從事與原企業類似的行業,競爭固然能刺激進步,但太多人從事同樣的行業,對社會是一種浪費。因此,有人提出「企業內創業」的構想,就是讓上班族能夠在企業內努力,一直往上升,最後成為企業主,企業主不一定是擁有很多公司股票的人,而是有總經理甚至董事長的頭銜,有權力做決定,其收入與企業的收入成正比。

談到這裡,我不得不提到一位年輕人,我的一個偉大偶像王安電腦的創辦人-王安博士。以當時電腦工業完全操縱在歐美人手上的情形看來,一個中國人能夠在美國打下自己的一片江山,躍為七大電腦公司之一,實在了不起。那時我常常在日記裡寫著:「如果哪一天能成為「王安第二」就好了。」

但是王安博士在年老的時候做了一個令所有人失望的決定,他突發奇想要把企業傳給他的兒子。他的兒子在公司做過一段時間,但並不是特別有才能,最後公司裡的幹部陸續離開公司,公司也就倒閉了,那麼成功的一家電腦公司就是栽在一個父承子繼的念頭裡。

企業本來就是一個社會的公器,竟然還有人把企業,尤其像電腦這種高科技工業,當作自己口袋裡的東西傳給兒子,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一個人也許可以將他的金錢、房地產或是股票等傳給他的子孫,但提供「社會機能」的企業,基本上應是有德者、有能者去經營,這樣才能生生不息。

企業既是社會的公器,自然由企業內的優秀人才來延續企業的生命。所以,不管是透過和公司合股、公司股份轉讓給員工,或是讓員工在企業內創業等等的方式,如此一來可盡量避免創業時的重蹈覆轍,並將社會的資源整合到最好的方向。


延伸閱讀


    讀者書評
    • st94247 2012-02-17

      評鑑等級:5顆星

       

    • 29288006 2011-12-30

      評鑑等級:4顆星

       

    • 35078496 2011-12-25

      評鑑等級:5顆星

       

    共1頁:  1